<天津意式風情區>
步行離開上篇的金融街,目標就是主要遊人聚集點<天津意式風情區>
不過直線距離有3Km,到達後又是步行區…我就不願意”走”回頭路了,使出慣用一招,也常常有效的就是「找有名的餐廳飯館」?這就是又能嘗鮮甸胃,又趁機找背包客共同Share計程車費的妙招。
<天津起士林餐廳>
走向和平區建設路浙江路口,就見到歷史悠久稱為天津最早西餐館的起士林(Kiessling)餐廳,有多老勒: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天津以後,一位隨著德國軍隊來到天津的德國廚師,阿爾伯特·起士林(Albert Kiessling)在1901年開辦…其中還經歷過一次大戰因身處法租界被砸店搬遷,而後續更因擴大營業,甚至於南京、上海、北戴河外國人聚集區都開分店,再遷至現址。
<一戰後起士林餐廳>
<起士林早期外賣車>
<起士林-桃仁蛋戟>
起士林餐廳樓目前區分有西餐、麵包點心、房務住宿,就費用上我只花的起麵包點心搂,就擠著進去買了最銷量的”桃仁蛋戟”,沒的切也沒時間切,問問有沒有塑料餐刀也不會有人回應…軟實力不夠壓,嚐來滋味更無台灣的對味,又都是團客也沒遇到狀似背包客,就快閃了!
<狗不理湯包店>
對面就是狗不理(連鎖店),再進去試試運氣也嚐嚐鮮…
<sorry!,聊天忘了嚐鮮前拍照>
據說此店創業時(1858年,清咸豐年間),因門庭若市,創店師傅高貴友(乳名狗子) 顧不上跟顧客說話,因此很多顧客都戲稱他為「狗子賣包子,不理人」。「狗不理」因此得名;恰巧我屬狗,立即領略不被採理的忙碌流程,也因為獨自一人就被併桌,哈!就遇上一位上海大媽背包客與一位浙江年輕男背包客,就尋得了前往義式風情區的伴了。
<義式風情區導覽>
義大利在境外(本國以外)的唯一的一處租界(非殖民地),即是在天津九國租界中的意國租界,此處形成了亞洲唯一的一處大型義大利風格建築群。目前列為天津市規劃的文化街區保護,成了只租不賣也不許更動建築的” 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租借期間,意國租界即是高級住宅區,目前也成為各式餐廳、藝品店林立的商區。
<義式風情區_當然要有的義式餐廳>
<義式風情_法國風味餐廳>
<德國餐廳_旁邊還要有啤酒設備>
<瑞士餐廳>
<泰國餐廳, 也出現在義式風情區>
<江浙菜也要有的啦!>
<義式風情區_安吉里精品街>
清末民國年間,有許多離開政壇的中國政界人物入住天津意租界,安吉里即是1921年北洋軍界人士趙光裕在此建房成巷出租。外觀是具有文藝複興風格的“歐式里弄、異域胡同”,目前規劃為精品街!
<安吉里精品街區>
另有許多名人故居或宅邸都在此區,如梁啟操的飲冰室、袁世凱的宅邸、馮國璋…等,因時間不夠(畢竟是上班出差,隔天還要工作呀!),就前往較無粉飾,還未變成商店、餐廳的建築瞧瞧。
<義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
<風情區管理單位>
<待出租為餐廳的區域>
上述是沒有太多粉飾,保有當時建築原味的區塊;可見不少婚紗拍照或背包拍照客。
<公安局也沒染上商業氣息>
~內部商不商業就不得而知。
為了趕上已買好的城際高鐵,就快步補上一定要到的兩個地點…
<現今”花團錦簇”的_馬可波羅廣場>
<上世紀30年代的_馬可波羅廣場> ~日本名信片
義大利租界區的中心即是馬可波羅廣場,廣場周圍建築有雕飾精美風格典雅的建築群,六棟帶角亭的小洋樓,每棟樓分別以希臘神話中的女神命名,正中央雕塑是設立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勝利而建的(義大利中途轉彎加入最後戰勝的協約國~和當時段祺瑞的北洋政府一樣搂)。
<義式風情區_回力球館>
回力球館是1934年義大利商富馬加里創辦,是借回力球運動賭博的場所(就是賭場啦!),內部還設有賽場、餐廳、休息室等,是當時華北地區最大的室內遊樂場。1949年後成為”工人文化宮”,現在為馬可波羅俱樂部。
<回力球館建築形式與牆面雕塑>
回力球館是一座摩登造型的後現代建築,檐部和窗臺下方有以球賽運動為題材的帶形浮雕,頗有可觀賞性。
<天津站外觀>
<天津站內>
改票換票很麻煩的…就兩步並三步走向車站,後續回味這上班出差族_天津那麼讚,還要再來_的散步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