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俄道勝銀行>
上班出差族向西走,回返解放北路,此段已是英租界當時的”維多利亞道”,可見到二層磚木結構,棕紅色穹頂,黃色面磚的”華俄道勝銀行”(Русско-Азиатский банк),該銀行是帝俄時期代表俄國在中國利益的金融機構。1895年成立,資本來自法、俄、中三國,總部在聖彼得堡,此為天津分行。
續行”維多利亞道”就可見到很熟悉的”匯豐銀行”,是租界時期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在中國天津建造的一幢分行大樓,目前為中國銀行使用。
<匯豐銀行>
解放北路117-119號,即是”中央銀行天津分行”,當然是指右岸的中華民國的中央銀行,由中國建築師沈理源設計,是三層混合結構樓房。其入口處設於立面中央,兩側設有愛奧尼克式柱子組成的柱,裝飾部分混有中國元素,是造型莊重大方的官廳大樓設計。目前為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
<中央銀行天津分行>
續向南行至解放北路80號,會見到非常熟悉的外觀像是總統府周邊的台灣銀行或土地銀行舊大樓,其是”天津橫濱正金銀行大樓”,古典主義風格,有漂亮的玻璃頂和迴廊。現為中國銀行天津分行使用。
<橫濱正金銀行>
解放北路90號,花旗銀行在租界時期於中國天津建造的分行大樓。該分行開設於1918年,還可清晰見到門楣及窗花的CB字樣,目前為中國農業銀行。
<花旗銀行天津分行大樓>
<花旗銀行標誌>
在解放北路147號,看到”四行”字樣,原來是”天津四行儲蓄會大樓”
<天津四行儲蓄會大樓>
所謂四行,即是指北四行,是中華民國政府播前來臺前北方四家大型商業銀行的統稱,包括金城銀行、鹽業銀行、中南銀行和大陸銀行。上四家組成緊密的聯盟,是一種獨特的銀行集團,抗戰初赫赫有名的”四行倉庫”就是當時四家銀行聯造於上海的建築。(另有南三行之稱的是同時期的:浙江興業銀行、浙江實業銀行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
<久安商業銀行大樓>
~走著也該口渴用餐了,即見到”南洋飯店”的牌樓,不過近看原來也是銀行舊址改建,前身為”久安商業銀行”,哈!是不脫金融一條街的名號呀!
找吃的看到了”麥”自然會靠過去,不過建築物大門有六支愛奧尼克式柱(Ionic Order)的開敞柱廊,氣勢宏偉莊嚴~應該不是麥當當…
<麥加利(渣打)銀行大樓>
原來是老牌的英資銀行麥加利銀行,要看英文啦Chartered Bank,就是渣打銀行瞜!放棄吃飯的念頭,因為這金融建族群太有的逛了,眼前就是有名(臭名?)的”怡和洋行”目前為威海市商業銀行所用。
<怡和洋行>
最著名老牌英資洋行,遠東最大英資財團,清朝時即從事與中國貿易,原依創辦人名號為”渣甸洋行”,創辦人William Jardine即是遊說英國向中國開動鴉片戰爭的主要推手。
<天津金城銀行大樓>
解放北路108號,天津金城銀行大樓到不似前述一些外商銀行的壯闊,倒有如旅店的親切感;金城銀行即前述北四行之ㄧ,由中國近代銀行家周作民創辦。行名取「金城湯池永久堅固」之意。
<天津金城銀行大樓建築側面>
而此建築也是由中國第一代著名建築 師沈理源 先生設計,建築為二層磚木結構,帶地下室,外牆裝飾面磚。建築布局規整對稱,造型為古典復興與民居建築的混合。
<利華大樓>
前行眼前迸出一高樓,應該是現代建築吧?有些突兀的想著…原來也是租界時期建築”利華大樓”。
<利華大樓群樓店面>
該建築是在1936年至1938年興建的一幢辦公兼高級公寓式大樓,也是天津比較早具有現代化技術和功能的高層建築。
<天津太古洋行大樓>
對面解放北路165號是為”天津太古洋行”,這頂頂有名的集團SWIRE Group是一老牌英資洋行,創立即是與中國、亞洲進行貿易;該集團連名稱也有中式的傳說由來,傳說創辦人約翰•施懷雅(John Swire)一直想為兒子找一個中文名字,有一回在農曆新年間,當他乘船駛經一條村莊時,發現村莊內差不多每戶的門前都掛了寫著「大吉」兩個字,由於他不諳中文,誤將「大吉」寫為「太古」,於是Swire的中文名字就變成太古了。
<天津太古洋行大樓門面>
再南行就比較不是”金融建築”集中區,不過開始於”法國租街區俱樂部”此段散步目標就是”英國俱樂部”搂!先看”天津印字館舊址”,位於解放北路189號,原為一家由英商肯特建立的英國人在天津創辦的鉛字印刷廠。
<天津印字館>
1894年始印製英文版的《京津泰晤士報》,同時還翻譯一些國外科技書刊和各種中英文書籍,是一家集路透社天津分社、京津泰晤士報、鉛字印刷廠於一體的英國文化機構。
<利順德大飯店>
前行至一門面寬闊的老式建築,解放北路199號,就是”利順德大飯店” Astor Hotel,始建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坐落於英租界幹道維多利亞道和維多利亞花園旁,為原天津租界區現存極少的19世紀中葉建築。
<利順德大飯店 正面另側>
天津利順德大飯店,天津歷史上第一家外資大飯店,在近代史上曾是重要的外交活動場所,外觀具有維多利亞風格特色;
<利順德大飯店角樓>
利順德大飯店為展示了天津租界時期的風貌,專門開闢了酒店博物館,講述酒店的歷史,內藏著名客人的珍貴畫像和文獻史料,如中國最早使用的電燈、電話、電梯…其中1924年擴建時安裝了美國奧的斯電梯公司第一代產品,目前該部古董級電梯為中國現存並仍在正常運行的最古老的電梯。
在到此散步終點前,一定要看個影響多數亞洲人的一個集團:屈臣氏大藥房,
<屈臣氏大藥房>
解放北路150號,是當時天津的屈臣氏藥房大樓,這可追溯到1820年代澳門藥房的”賣藥集團”,在用藥成性的亞洲目前已經是集團化了,隸屬於和記黃埔集團。當時發達的程度連國父中 山 先生都領過屈臣氏獎學金,而日據時期的台北市迪化街也有”屈臣氏大藥房”。
<英國俱樂部>
“英國俱樂部”目前建築始建於1904年,為2層建築,紅磚砌築,棕紅色鐵皮屋頂,大樓正面附牆立有十餘根細長的愛奧尼亞柱式。內部有網球、檯球、舞廳、酒吧、餐廳、浴室等設施,設施豪華,為天津英僑上流社會社交場所。
上班出差族,天津金融一條街散步就先到此,其實天津這悠久的租借區歷史,還有如意大利區、日租界區、鹽業發展區…等,許多歷史軌蹟,文化財產可以好好找時間來享受體驗一番。